『台馬輪』靠港,拖曳船緊推至側邊固定,船頭拉起靠緊船橋,從側面觀之有如模型船
『福澳港』為馬祖主要的港口,馬祖各離島的交通船以及往返台灣『基隆』
的台馬輪、貨船,並與大陸『馬尾』的小三通航線,皆是由此港進出。
港口右方福山壁上刻有『枕戈待旦』是馬祖戰地精神的代表。
民國47年蔣中正總統巡視馬祖時,為嘉勉軍民時刻不忘復國之志,
揮書『『枕戈待旦』;經官兵嵌于福山頂的建築上,
成為馬祖最醒目的地標。
如今時代、政治變遷,兩岸已經小三通;
所留題字成了觀光景點,讓人緬懷過去及對歷史的追思。
『台馬輪』於昭和60年(民國74年)由日本大分縣臼杵鐵工廠製造,
船齡23年,建造設計完好保養優良。
10月13日晚上九點半從基隆港出航,隔天早上九點到達福澳港,
遠遠眺望拖曳船提前在福澳港口待命。
客輪慢慢駛入港灣,關掉引擎無動力前進;
輪船的船頭欄杆上站立著大副,
揮著船錨拋出港岸,以為固定船頭與船橋的銜接靠岸。
左邊岸邊阿兵哥拋著秤錘,丟往船上由船工穿上繩索,
再拋出岸上由車子拉往前方固定。
所謂『拖曳船』一般人認為是拖曳功能,
其實碰到大輪船,拖曳功能動力不足以拖曳;
因此是用推擠方式讓大輪船導正,好以船橋銜接。
接著拉上船頭,讓人看了稱奇不已,船頭好像斷成一節拉往甲板上空。
開始放出大繩,綁在岸邊的固定柱
大繩全部放出後,用機器絞緊把船頭固定住
全部固定就緒,底艙放下大門,接上船橋,讓遊客陸續下船,
最後汽車再開出底艙過船橋,上了福澳港,
踏上馬祖南竿的地面。而汽車托運一次六千元。
這次阿桑冒著暈船的麻煩,第一次搭大客輪的初體驗,
既是新奇又感到十足的趣味,並且享受搭飛機以外的海上聽潮經驗。